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John - 105 (Jesus intercedes for the church's unity)
This page in: -- Albanian -- Arabic -- Armenian -- Bengali -- Burmese -- Cebuano -- CHINESE -- Dioula? -- English -- Farsi? -- French -- Georgian -- Greek -- Hausa -- Hindi -- Igbo -- Indonesian -- Javanese -- Kiswahili -- Kyrgyz -- Malayalam -- Peul -- Portuguese -- Russian -- Serbian -- Somali -- Spanish -- Tamil -- Telugu -- Thai -- Turkish -- Twi -- Urdu -- Uyghur? -- Uzbek -- Vietnamese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约翰福音 - 光照在黑暗里
一个根据约翰的基督福音圣经学习课程

第三部分 - 光照在使徒的圈子内 (约翰 11:55 - 17:26)
E - 耶稣的祷告 (约翰 17:1-26)

4. 耶稣为所有信徒祷告 (约翰 17:20-26)


约翰福音 17:24-26
“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

耶稣在他这至高大祭司的祷告中,六次用了“父”,一次用了“真实的上帝”,以此表达了他的信靠和对天父的向往。因为耶稣与天父原为一。但他为救赎我们,虚己,谦卑,成了人的样式。十三次,主用了“你已经给我”,向天父求告。他看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父上帝给他的。他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抢夺的,却是虚己,谦卑顺服上帝,荣耀天父。活在与上帝完全和谐美好的合一之中。

基督完全地顺服,他所愿的,就是天父所赐给他的所有人都能够时刻与他在一起,他在哪里,愿他们也在那里。叫他们看见父所赐给他的荣耀。使徒包罗见证说,他已经与基督一同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同被埋葬,也与基督一同复活了,也将与他一同坐在天上,认识上帝的恩惠是何等地丰富,基督的爱是何等地长阔高深(见罗马书6:1-11和以弗所书2:4-7)。

主基督更愿我们看见他的荣耀。与他同住直到永远。我们看见他,就有难以言喻的蛮有荣光的大喜乐。我们也将反照出他的荣光,改变成他的样式。因为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了我们的心里。(见罗马书5:5和8:29)天父爱圣子耶稣,在创立世界以先就已经爱他了。这爱也是我们存在和蒙救赎的缘由。

约翰福音 17:25
“公义的父啊,世人未曾认识你,我却认识你,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来。”

上帝是公义、圣洁的,即使世人不认识他。上帝的本质是神圣圣洁的,在他没有黑暗。在基督里经历他的爱的人,会认识到,有的人不肯信圣子耶稣,不接受他的就恩,这实在不是爱世人的上帝的错。

基督从亘古到永久都认识天父,他的属性和名字子也知道。因为圣子耶稣与天父原为一,神性的一切丰富都在基督里面。

对所有接受圣子主耶稣的人,上帝赐给他们权柄成为他的孩子。主耶稣就把天父上帝的奥秘显明给他们。在圣灵里重生的人,就知道基督是从上帝出来的;他不只是先知和使徒,而是神圣的,是与天父同属性的,确实是从上帝出来的。神性的一切丰富都存在他里面。圣灵光照我们,使我们认识基督耶稣的神性在人的样式里面。耶稣基督与差遣他的天父是合一的。因此,主耶稣基督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

约翰福音17:26
“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

主耶稣基督教导我们,将天父的圣名启示我们。这在十字架上清楚地表明了出来,当天父为救我们的缘故,将他的独生爱子献为祭,除去我们的众罪,使我们也得分享子的权益。圣灵来住在我们里面,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使我们能够称呼上帝:“阿爸,父”。主祷文是主耶稣教导我们的,教导我们荣耀天父,求他的国度和旨意。

我们看出,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藉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了我们心里。主耶稣求天父在我们心里充满他的爱。父、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亲自住在我们里面。主耶稣为我们代求,使上帝的生命充满我们。正如约翰在他的书信里坦白讲到的: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

问题:

  1. 主耶稣所作至高大祭司的祷告概要是什么?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April 02, 2012, at 10:52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