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Matthew - 033 (Baptism of Christ)
This page in: -- Arabic -- Armenian -- Azeri -- Bulgarian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orgian -- Hausa -- Hebrew -- Hungarian? -- Igbo -- Indonesian -- Javanese -- Latin? -- Peul -- Polish -- Russian -- Somali -- Spanish? -- Telugu -- Uzbek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马太 -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福音研经系列
第一章 - 基督开展事工之前的预备时期 (马太福音 1:1 - 4:25)
B - 施洗约翰预备主的道 (马太福音 3:1 - 4:11)

2. 基督的洗礼 (马太福音 3:13-15)


马太福音 3:13-15
13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14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15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注:或作“礼”)。 ”于是约翰许了他。(同见可1:9-11;路3:21-23;约1:21-23)

施洗约翰把悔改的人召集到约旦山谷旁,他们就像已经开垦预备好的田地一样,等候着福音的种子快快撒上。心灵破碎的人得到神的拣选,成为了教会的起头。神的子民组成的蒙恩群体,其历史并非始于宏伟的殿宇,而是在废弃的旷野里。

耶稣徒从拿撒勒步行走了两天以后来到了这里,加入约翰和这群悔改的人之中。他们一见面,约翰的先知身份就再没有任何疑问了,因为他认出了耶稣的本质。大多数人并不认识马利亚的儿子耶稣,然而那些眼睛受到圣灵膏抹的人,却认出了耶稣和他圣灵的能力。

耶稣是要前来受洗的,但是呼召罪人受洗并破碎自我的施洗约翰,却拒绝给这个拿撒勒人施洗,因为约翰察觉到,眼前这人就是圣洁的泉源。他大声承认:耶稣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自洁,不需要改变心意,不需要得到新生命的人,因为他是无罪的。耶稣是至高的圣者,而至高的圣者只能是神本身,约翰从见到耶稣的第一眼,就承认了耶稣的神性。

施洗约翰在基督的面前承认自己的卑微,自己的罪,表示自己也需要受洗,所以他请求耶稣为他施洗。因此施洗约翰在主面前破碎自己,把自己交托给主。他也怀着谦卑的心,把自己的追随者交托给主。

基督拒绝为约翰施洗,并向他解释,他来不是为了要审判世人,而是要替世人承受审判。因此基督在自己的事工之始,就不是以骄傲的君王或警戒人的先知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神温柔的羔羊,带走世上的罪,预备替我们承受神的审判。

耶稣并没有高高在上地坐在天堂里,远远地躲避罪人,叫人们触不可及。他下到悔改之水中,带走我们的罪。在他事工的第一天,他就向十字架迈出了第一步,因为他知道,要使我们称义,使世人得救,别无他法。在耶稣的巨大牺牲中,神证实了自己的公义和公正。尽管他白白地使罪人称义,他还是把我们应当承受的审判加在自己独生爱子的身上。只有在基督里,神对公义的要求才得以满足。

施洗约翰顺服主,并以顺服显出他的悔改。他与耶稣一起走进水里,把耶稣浸入水中。耶稣对约翰说“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他邀请约翰也来一同做成神的旨意。基督十分认可并尊荣约翰的忠信,委任他协助施行神的公义。

亲爱的读者,主也邀请你透过你的信仰和见证,在他的事工上有份,传扬神圣的救赎恩典,把他的公义带给你周围渴慕的人。

基督在约旦河的受洗,其中也显明了十字架与洗礼之间的一部分含义——后来为我们被钉上十架的主,在浸没到约旦河中的时候,他亲自承担了全世界的罪,并死在神忿怒的洪流之中。耶稣从水里凯旋而出的时候,就象征着他从死里复活。

这样,约翰为人们施行的洗礼的意义就改变了。洗礼不再只象征着神的审判,更是神所命定的通向永生之路。不仅如此,基督接受洗礼,还彰显出他想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我们。

祷告: 圣洁的神羔羊,我敬拜你,因为你带走所有世人的罪。你承担了本该我们承受的神圣公义审判。请打开我们的心眼,使我们看见你伟大的爱和救恩,这样我们就能被称义,真正地与你的义有份。请帮助我向人们称信你的名,好让我的许多朋友都能被称义,因为我知道,我唯有在你里面才能得以称义。

问题:

  1. 为什么尽管耶稣没有犯罪,但是他还要在约旦河受洗?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April 06, 2020, at 10:38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