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Romans - 007 (Paul’s Desire to Visit Rome)
This page in: -- Afrikaans -- Arabic -- Armenian-- Azeri-- Bengali -- Bulgarian -- Cebuano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orgian -- Greek -- Hausa -- Hebrew -- Hindi -- Igbo -- Indonesian -- Javanese -- Kiswahili -- Malayalam -- Polish -- Portuguese -- Russian -- Serbian -- Somali -- Spanish -- Tamil -- Telugu -- Turkish -- Urdu?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罗马书 - 耶和华是我们的义
对保罗写给罗马的书信的研究学习
开篇: 问候,感谢神,强调“神的义”,作为他书信的格言 (罗马书 1:1-17)

b) 保罗对拜访罗马的长期的渴慕 (罗马书 1:8-15)


罗马书1:13-15
13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14 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 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在这封书信中,保罗向罗马教会的人们敞开自己的心扉。他告诉他们他多少定意计划去拜访他们,可是神阻止了他所有的计划。这位伟大的使徒很早就不得不学会了神的思想与他自己的不同,神的道路高过他自己的道路,如同天高过地一样。基督的灵阻止他执行他的计划,即使他的这些计划看起来多么有用,好,又圣洁。而且,当旅行的有利机会出现的时候,神还是阻止了他。

然而,保罗决心他必须向世界传道。他希望通过他的生命,在罗马和其他的国家建立起神的国度。他想的不是启发个人,而是定意启示万邦,因为他确信那在他里面作工的基督的祝福。他曾见过他荣耀的主,并确信整个的世界都属于这位万王之王,他的胜利确定无疑。

万邦的使徒看自己是万民的债务人,不是因为他从他们那里拿了钱,而是因为神将他的能力和权柄给了他。所以他有义务将这样的能力和权柄传给那些基督里所拣选的人。事实上,我们今天都是靠这神给保罗的恩赐活着,保罗借着他的书信使我们成为他的同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成为你的债务人,就像你是你周围所有人的债务人一样,因为在我们里面作工的圣灵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预备好了在更多人的心里面居住。

保罗在那些受过教育的希腊人中间作工,神也借着保罗的软弱坚固他的侍奉。保罗在那冲洗着罗马岛屿的地中海地区建立众教会。然后在他作此书信期间,他有意在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的外邦人中间作工。他渴慕向每一个人宣告这个好消息,神有一位儿子,他在十字架上救赎了我们。带着这种热情的奉献精神,万邦人的使徒就像一枚火箭预备好了发射。他知道他可以传递。除了对外邦人的爱,保罗还希望引起罗马人的注意,使他们与他一起,参与到向万国传福音的工中来。所以,他想向罗马的信徒传道,使他们转过来成为传道人;因为救赎的知识在得救的他里面生出一种义务,就是将这救赎的好消息带给他人。保罗把眼前的罗马看成他向整个世界传道的中心和起点。

然而,神以另外的方式回应了他使徒的祷告。神没有将他的大使直接差遣到罗马,而是先让他回到耶路撒冷,在那里被逮捕被囚禁。在度过漫长痛苦的数年以后,保罗被捆绑着被囚禁着,作为基督的仆人到了这个大都会。然而,神的大能并没有在他里面熄灭。他,即使是被锁链锁着,仍通过他给罗马的书信向整个世界传道,他的书信之间仍在向万国万民传神的福音。

现在,我们这些保罗定意传道的外邦人的子孙,正喜乐地传递着神的福音,就像那时已经交代给保罗去做的一样。也许保罗没有想过他给罗马的书信成就了他向万邦传道的愿望。除了约翰福音,再没有其他一本书像这封带着灵的祷告和苦楚写成的书信一样如此地改变了世界。

祷告: 哦主,你是王,你按着你的旨意指引你的仆人们。如果我们意图的任何事情与你的旨意不符,求你饶恕我们。使我们完完全全顺服你的指引,以免我们逃出你爱的计划,而是遵循你灵的命令,喜乐成就你的愿望,即使它们与我们的想象不和。哦主,你的道路圣洁,我们向你的意念顺服。感谢你,因为你不允许我们从你的怜悯中跌落。

问题:

  1. 神是怎样,多少次阻止保罗实行他的计划的?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March 12, 2013, at 11:09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