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Matthew - 149 (Peter’s Decisive Confession)
This page in: -- Arabic -- Armenian -- Azeri -- Bulgarian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orgian -- Hausa -- Hebrew -- Hungarian? -- Igbo -- Indonesian -- Javanese -- Latin? -- Peul? -- Polish -- Russian -- Somali -- Spanish? -- Telugu -- Uzbek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马太 -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福音研经系列
第二章 - 基督在加利利的教导和事奉 (马太福音 5:1 - 18:35)
D - 不信的犹太人和他们对于耶稣的敌意 (马太福音 11:2 - 18:35)
3. 耶稣的事工和旅行 (马太福音 14:1 - 17:27)

j) 彼得果断认信耶稣就是神 (马太福音 16:13-16)


马太福音 16:13-16
13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 14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15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16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 14:2;17:10;可 8:27-30;9:18-21; 路7:16;约6:69)。

加利利的百姓出于惧怕犹太领袖而离开基督以后,耶稣就带领门徒来到腓利王统治的分封国,腓利是大希律王的儿子之一。耶稣在这里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和宁静,抽身离开逼迫他的人。他继续训练门徒,让他们可以传道,训诲,在他离世后建立神的国度。

基督并不会问,“文士和法利赛人说我是谁?”因为他们对耶稣有偏见,并宣称他是与撒旦勾结的骗子。所以耶稣问的是,“人说我人子是谁?”他指的是平民百姓,是那些受法利赛人藐视的人。基督如此发问,并非真不知道人们的评价,因为他不单知道人们嘴上说的,更清楚地知道人心中的意念!较之耶稣,寻常人更为不拘礼节地与门徒交谈,因此耶稣要引导他们公开谈谈人们私下里所议论的事。基督并没有说明自己是谁,而是要人们从他的工作中做出推断(约10:24-25)。现在他显明人们从他的工作中、从门徒奉他的名施行神迹中做出的推论。

大多数时候,基督都称自己为“人子”。这意味着基督是个与门徒,与你我一样的人。然而,这个名字里还包含着最伟大的神迹;神以人的样式显现,来到我们身边,胜过我们肉身的试探和软弱。这个名字也表示耶稣是坐在大宝座上的永恒审判官,他要再来,荣耀天父。他周身环绕着众多天使,受差遣来施行审判。旧约圣经中的百姓知道这些令人兴奋的字眼,“人子”这一称呼是从先知但以理口中所出,在但以理书第七章中,“人子”预示着基督会以属天的样式,带着极大的能力降世。马太福音第8, 9, 10, 11, 12, 13, 16, 17, 18, 19, 20, 24, 25 和26章多次提及耶稣的这个称谓,也显出这名字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新约圣经中总共读到这个称谓八十次,而单单马太福音里就有三十次之多。

借着天父的工作,耶稣耐心地引导着门徒认识自己属神的本质,在这个节骨眼上,彼得站起来果断认信圣经上的真理。他称拿撒勒人耶稣为“基督”,也就是一千年前神亲口应许大卫王,许多个世代的忠诚先知们历经磨难所等候的那位。因此,在门徒的宣告中,耶稣迎来了其事工的一个关键时刻。从此刻开始,他便致力于在这个伟大真理中教导门徒并且陶造他们。

彼得阐明自己的见证,敢于称呼人子为由圣灵而生,充满恩典和真理的神子。不得不提的是,只要把 “基督”和“神子” 这两个名字归给耶稣,就足以让犹太公会判他死刑。这就表示,如果彼得是在公众场合宣告对耶稣的认信,那么这会把耶稣及其门徒推向真正的险境。

祷告: 主耶稣基督,我们荣耀你,我们也爱你,因为你既是人子,也是神子。你降世,是要把我们从罪,死亡和魔鬼的权势中拯救出来,让我们在爱中成为神真正的儿女。我们喜乐地敬拜你,并且向所有想要听见真道的人讲述你就是神子基督,是世界的救主。请赐给我们一个简单而富于智慧的见证,好让所有预备好听道的人都能明白你就是神子基督,并且喜乐地接受你。

问题:

  1. 彼得对耶稣的见证——“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有着什么重要意义?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April 06, 2020, at 12:19 P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