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Colossians -- 030 (Paul´s Struggle for the Churches)

This page in: -- Arabic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rman -- Portuguese -- Spanish -- Turkish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歌罗西书 - 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对使徒保罗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的沉思,祷告和提问

第二部分 - 对基督奥秘的认知,免遭异端 (歌罗西书 2:1-23)

8. 保罗为歌罗西人和老底嘉人而战 (歌罗西书 2:1-3)


歌罗西书 2:1-3
我愿意你们晓得我为你们和老底嘉人,并一切没有与我亲自见面的人,是何等的尽心竭力。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道神的奥秘,就是基督。 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

保罗很激动,同时也很不安,因为很多位于以弗所边远地区的小教会都在在没有他的情况下建立的。在以弗所省城推喇奴的会堂,通过保罗的讲道信主的人,继续传扬福音,引起了受限教会的燎原之火。(使徒行传19,9-10)

然而这位使徒知道,撒旦就像饥饿的狮子一样到处窜动,来猎取并撕碎他抓住的人。所以他用代祷的习惯保护这些并不认识他的信徒,与主一起始终尽心竭力,来使他们的信仰不终止,并能抵挡魔鬼的诱惑。除了歌罗西的基督徒,他也把邻居教会老底嘉(启示录3,14-22)当做自己教会的责任,祷告并带着忠诚祝福那些不认识他的新信徒。

在他被囚期间,他费心竭力的目的首先是安慰他们的心。他们应该知道:保罗听说了我们,他爱我们,相信我们,还为我们祷告。同时他希望,在多元文化社会的敏感的教会肢体更紧的靠在一起,并彼此承担社会和实际的责任。他们应该互相实践牺牲的爱,而不仅仅是驯服的说讲。然后他们应该在对福音的整体悟性上进一步成长,懂得所有明显的奥秘中的奥秘:“基督”从神而来圣灵充满的受膏者。(诗篇45,8;路加福音 4,18;希伯来书1,9)

能够背诵希腊文的新约连同脚注的阿道夫施拉特(Adolf Schlatter) 教授,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写了一本名为“我们知道耶稣吗”的书。他想让经验丰富的基督徒清楚的明白,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全知道丰盛的爱的知识和耶稣的大能。我们一件接一件的经历着奇迹,当我们这位订十字架人的屈膝,当他门徒的时候。

保罗称耶稣这个人为“神的奥秘”。这个措辞意味着,我们知道的关于耶稣的一切智慧,只描绘了他的丰盛的开始或是表面部分。在他里面还秘密的隐藏有许多的意外,力量,还有给他世上所有跟随者的祝福。

在被希腊影响的,地中海的混合文化中,现代哲学家所谓的“知识”或者神秘主义者和伏魔师的“眼光”经常控制着。谁提出了一些新的或是激动人心的东西,就被听从或注意。保罗笑这些毫无希望可言的天才,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耶稣,这位理解所有科学,智慧和知识的关键和首尾。不认识神的永远幼稚,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生命和民族的规矩和将到的审判。

否认罪通过十字架上的耶稣得赦免的人是疯狂的,因为他给自己,给别人关闭了通向神的唯一的开着的门。没有被圣灵警醒,更新和引领的,他的灵性仍然死在罪里,就如同盲人,虽然能感觉到太阳的存在,但他从来没有见过。保罗用勇气承认:“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 (歌罗西数 2,3)。这个句子本应该在我们高中或大学的时候学过,这样博士生在灵上变得明智,寻求智慧的人变得聪明。

这位使徒不是羞于见证,在主耶稣里面积蓄着一切的智慧知识,因为他在大马士革前看见过基督在荣耀的光芒中。当时闪电一样在他身上所有的价值都发生了转变,所有的想法,人和律法都有了一个评判。他给罗马教会写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了”(罗马书 3,23-24)。根据以圣经为基础的神学,所有的哲学家,神秘主义者,还有律法偏激者就都被摧毁了。

当他不在复活的耶稣面前屈膝,不承认他是真正的有效的神学的总和的时候,自由主义的神学家,用他有趣的智慧的教义发表的也只是糟糠。

祷告:主耶稣,您是谁?我们又是谁?您是丰盛的爱和神圣。我们只是自负的侏儒和什么都做不了的人。您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天国父亲的路。从您那儿我们领受了死亡和罪恶的赦免。您赐给我们圣灵的力量。我们敬拜您,因为在您那里有丰盛的智慧和上帝的爱。阿门。

问题31:为什么保罗能写,在基督里藏着一切积聚的智慧和知识?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July 13, 2023, at 05:16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