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Acts - 089 (Paul’s Return to Jerusalem and Antioch)
This page in: -- Albanian? -- Arabic -- Armenian -- Azeri -- Bulgarian -- Cebuano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orgian -- Greek -- Hausa -- Igbo -- Indonesian -- Portuguese -- Russian -- Serbian -- Somali -- Spanish -- Tamil -- Telugu -- Turkish -- Urdu? -- Uzbek -- Yiddish -- Yoruba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使徒行传 - 在基督得胜的队伍中
对使徒行传的学习
第二部分 - 关于在外邦人中传道的报告和从安提阿到罗马教会的建立 -- 借着使徒保罗的使命,奉圣灵差遣 (使徒行传 13 - 28)
C - 第二次布道旅行 (使徒行传 15:36 - 18:22)

9. 保罗回到耶路撒冷和安提 (徒 18:18-22)


徒18:18-22
18 保罗又住了多日,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10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20众人请他多住些日子,他却不允,21就辞别他们,说:“神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于是开船离了以弗所。22在凯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

主耶稣借着他的仆人保罗在马其顿和希腊地区创立有生命的教会。然后他将在这些教会中留下他同工中的一位来坚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保罗变得确信,他在希腊地区的侍奉已经结束了,因为主的灵指引他回到耶路撒冷和安提阿的早期教会中。在那里他打算将这些新教会与先前的教会联合在一起,这样这些新教会就不会孤立。

可能保罗为了教会的合一,发誓要使耶路撒冷的弟兄们了解主借着他行的大事。他们可能也由此加入为基督得胜队伍的呐喊中。我们不能准确地知道为什么保罗在回耶路撒冷的途中剪了发。但他剪发肯定不是为了呼求主的恩典临到他的生命中。他清晰地意识到所有的恩典都只能靠着信得到。也许保罗想借着这个誓言,为神赐给他的还有所有教会的恩典感谢神。

当百基拉、亚居拉听说主的使徒要离开哥林多,他们也决定离开这座城。也许是因为他们曾被说服了要给保罗工作。所以他们与保罗一起坐船到了叙利亚。这船在某个时候会在以弗所的港口停泊,在那里这对夫妇决定留下来,开一间作坊。

保罗早就渴望在这个首府传道,但圣灵禁止他进入亚细亚省侍奉。船在海岸停泊的同一天,保罗就进了城。他四处行走,研究侍奉的可能性,在那里布道。他进入到会堂,向犹太人解释律法。这些犹太人都惊讶于他的解释,并请他在下一个安息日再回他们这里。

但保罗并没有遵从他们的请求,因为他的目的地是耶路撒冷。他想回耶路撒冷,欢喜回去,尽管侍奉的大门在以弗所大大的敞开了。现在主的声音催促着他离开这个中心,这里成为从土耳其到希腊处处建立教会的链条中缺失的一环。但保罗并没有按着他自己的意愿传道,而是按着主的旨意,就像使徒雅各所写的一样(雅各书4:15)。在他第二次布道旅行的末尾,保罗知道将来第三次布道旅行传道的路,在以弗所的首府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在那里他既找到了维持生活的工作,又找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会堂,这个会堂不抗拒他,甚至它的主要成员们求他待久一点。

所以保罗带着感恩的心,由海路到了巴勒斯坦的凯撒利亚。他上到耶路撒冷,问候教会里的弟兄,作为一个信实的犹太人在圣殿中敬拜。他在那里并没有久留,而是回到了安提阿教会,就是这个教会派遣他出去向外邦人传道。基督的名被大大地颂赞,圣灵的预言也以奇妙的方式应验了。过去,他在圣灵的引领下,带着巴拿巴,没有任何详尽的计划就出去了。现在,许多的教会在四处建立起来,信实的长老也就职了。圣灵已经拯救了许多人,洗净了许多人的罪。基督的救赎在高效地不停地扩展着它的力量。

祷告:哦主耶稣基督,我们敬拜你,你在全世界建立了教会。因着你在十字架上的死,都成了可能。你用你的圣灵旨意你的使徒,用信使他们的心成为圣洁。求你使我们远离骗子、狂热者、哲学家、还有社会生活中的自负者,来使我们可以紧紧抓住你的福音,荣耀你的名为我们救赎者和要来的主。

问题89:保罗在第二次布道旅行的末尾拜访的四个城市是哪些?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September 26, 2012, at 11:23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