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Colossians -- 003 (Greeting)

This page in: -- Arabic -- CHINESE -- English -- French -- German -- Portuguese -- Spanish -- Turkish

Previous Lesson -- Next Lesson

歌罗西书 - 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对使徒保罗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的沉思,祷告和提问

第一部分 - 基督教信仰的根基 (歌罗西书 1:1-29)

1. 写信人的自我介绍和祝福问安 (歌罗西书 1:1-2)


使者

保罗被死而复活的主耶稣称为使徒,主耶稣通过不认识的亚拿尼亚用圣灵使保罗作了准备(使徒行传 9,10-18)。经验丰富的犹太基督徒巴拿巴和西拉斯陪同保罗在礼拜中作为祷告伙伴对东地中海区域的民众。在新约圣经中包含的13封保罗书信中,他14次写到“上帝的国”,84次写到“呼招人的教会(Ekklesia)”。但我们在他的书信中超过190次的读到“耶稣”这一名字。对于他,这个词是所有其他词和主题中最受欢迎和最重要的。耶稣是他和我们的救世主。他带着渴望期待着他的未来。他用语言和行动,用手工,通过在迫害和威胁中的忍耐,颂扬他。耶稣是本源是中心是保罗和福音的目标。他作为忠实全能的使者被派遣到不纯全的民族中,并以他名字的力量和权利在他们中间作工。

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感谢您,尊贵的主耶稣按您的旨意任命了他教会中的迫害者成为他恩典,力量和爱的见证人。我们感谢您,他的话语今天仍然能够到达我们,使我们重生,坚固我们。请帮助我们,我们作为不配的和没有能力的,通过您的宽恕得到改变,修正和被派遣。

谁是基督?

这个头衔耶稣“基督”,希伯来语“弥赛亚”(受膏者),在这封信中特殊的涵义被提出来讨论,因为一些律法主义的犹太基督徒开始认为摩西律法比这位救世主基督更重要。耶稣在他的家乡拿撒勒通过读以赛亚61,1-2将他的头衔公开和解释了:“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19 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20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21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加福音 4,18-21).。这个翻译成希腊语的文章,七十人编译的圣经,与先知以赛亚的希伯来文的原作虽然在一些措辞上不同,但有同一的思想和内容。耶稣只部分的读了从以赛亚61,2到路加福音4,19的经节。并且省略了“我们 神报复的一天”这一措辞,因为他第一次显现不是为了审判,而是为了救赎。

当耶稣第二次到来的时候这暂时省略的话语才会发挥完全的作用。

在旧约中,国王,祭司和先知为行使他们的权柄用“神救赎和力量的膏油”受膏。(利未记8,12;民数记35,32;撒母耳记上16,13;撒母耳记下5,3等)但是耶稣在他浸礼的时候直接在上帝的约旦河里受膏。(诗篇 45,7-8;马太福音 3,16-17;希伯来书 1,9)。所以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马太福音 28,18; 提摩太前书 6,15; 启示录 5,6-12; 17,14; 19,16),是“真正的大祭司,为了全世界的罪人将自己作为上帝的羔羊献祭” (希伯来书2,17、18; 4,14-16; 6,20;7,26;10,14 等)。他同时又是“道成肉身的神”,是所有预言总结的(约翰福音1,1-3、14; 约翰一书 1,1、2; 启示录 19,13)。上帝的七个灵在他里面住着,通过他作工。(以赛亚11,2; 马太福音 12,18; 启示录5,6)。西门彼得认识他并熟悉他是第一:“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耶稣回答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马太福音 16,16-17)。保罗给罗马的教会写信:“16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 17因为 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罗马书 1,16、17)。

祷告:我们感谢您,主耶稣,感谢您将您的头衔在拿撒勒解释和证明。您是万王之王,您统治直到永远。请帮助我们完全的顺服您,用您的圣灵膏油我们,荣耀您。

问题3:为什么“基督”不是耶稣的名,而是他的头衔? 这个头衔是什么意思?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July 12, 2023, at 02:46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