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 of Life

Biblical Studi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Search in "Chinese":

Home -- Chinese -- The Law of Christ -- 19 - Conduct 1

This page in: -- Arabic? -- CHINESE -- English -- German -- Indonesian? -- Serbian -- Uzbek

Previous Chapter -- Next Chapter

TOPIC 4: 基督的律法
耶稣在新约中的1000个诫命
五. 基督对他的跟随者作的法律
第二部分:新约里的行为和意向 或者:耶稣的门徒应该做什么
B. 对周围人的义务

1. 前提



马太福音5,7.9:7 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 --- 9 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马太福音5,43-48:44 可是我告诉你们,当爱你们的仇敌,为迫害你们的祈祷,45 好叫你们成为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使太阳照恶人,也照好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46 如果你们只爱那些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税吏不也是这样作吗?47 如果你们单问候你们的弟兄,有什么特别呢?教外人不也是这样作吗?48 所以你们要完全,正如你们的天父是完全的。”
马太福音7,12: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
马太福音12,7:7 如果你们明白‘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就不会把无罪的定罪了。
马太福音18,3-4:3 “我实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回转,变成像小孩子一样,一定不能进天国。4 所以,凡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是最大的。
马太福音19,17-20:17 耶稣说:“为什么问我关于善的事呢?只有一位是善的。如果你想进入永生,就应当遵守诫命。”18 他问:“什么诫命?”耶稣回答:“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供;19 当孝敬父母,当爱人如己’。”20 那青年对他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
马太福音22,37-40:37 他回答:“你要全心、全性、全意爱主你的神38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条诫命。39 第二条也和它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40 全部律法和先知书,都以这两条诫命作为根据。”
马太福音23,11-12:11 你们中间最大的,必作你们的仆人。12 凡高抬自己的,必被降卑;凡自己谦卑的,必被升高。
马太福音24,12-13:12 因为不法的事增加,许多人的爱心就冷淡了。13 唯有坚忍到底的,必然得救。

小结

神是爱!所以他的诫命对于我们对周围人的关系也只能是“神圣的爱”。在社会建立在家族基础上的近东,这对每一个个体意味着他要无条件地爱他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为每一个人作担保。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对家族中的每一个都要负责。即使一个人作了不义的事,他的家族也要站在他的立场,为他辩解,如果他没有能力,家族还得为他负责。

耶稣撕裂了这种家族观念。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他指出被轻视的陌生人是被强盗抢劫之人的邻舍,而民族灵上的榜样却对伤者不闻不问(路加福音10,25-37)。用他的“黄金规条”耶稣这样定义对邻舍的爱:“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马太福音7,12)我们对邻舍有什么要求呢?重视,友好,礼貌,困难时救助,不轻看人,不生气,邻里互助,交流经验和代祷,如果他们在灵上有这种意愿的话。这也应该是我们自己首先对他们履行的最低道德标准。

然而从灵上看,爱的意义更进一步,不仅仅包含饶恕,承担,祝福难相处的人,还包括祷告求得以灵上对话的指引。如果我们的邻居不认识耶稣,我们就有责任藉着祷告尝试给他们描绘救世主,作为“世界的光”呈现在眼前。如果这些用语言不能实现的话,还有足够的很有帮助的书籍和磁带,这些人们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赠送。

耶稣希望把他的跟随者从孤立中捞出来,从围着自己和家人转圈中释放出来。他通过爱邻舍的诫命引导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因为我们自我远离爱的实践,所以他把他自己作为了这个新社会形态的中心。我们越是靠近耶稣,我们彼此也越靠近。倘若我们与耶稣合而为一的话,我们自己彼此也合一了。耶稣在他的代祷中一再的说出了这个奥秘:“使他们都合而为一,像父你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一样;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让世人相信你差了我来。”(约翰福音17,21)

耶稣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这个祷告不是为全世界,而是为他的教会。他知道,一个不认识神的人就不认识他的神圣的爱,对世俗喜乐的贪恋也使很多人成为罪的奴隶。但跟随耶稣的人将被从这种仆役关系中释放,不断地战胜自我,就像耶稣说他自己一样:“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许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

www.Waters-of-Life.net

Page last modified on July 30, 2012, at 11:23 AM | powered by PmWiki (pmwiki-2.3.3)